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研制手機攝像頭兩大核心部件—對焦馬達和光學鏡頭。經過十年的創新發展,現已成為中國手機核心器件領軍企業。
近年,企業籌備上市,推動智慧工廠轉型。著眼未來,中藍已經成為馬達、攝像頭領域的頭部企業,未來隨著海外的擴張,管理能力的提升,中藍的企業戰略希望構建細分領域多元化企業,不止是手機領域,更深入到無人機,電動車等領域。構建規?;袠I壁壘。
但在轉型之路上,中藍電子的核心競爭策略與創新驅動戰略都需要可靠的業、財、資金數據作底層支撐,可現階段業財未打通,集團財報需跨區調度人力整合數據,這就給集團戰略實現與資金管理提出了從內到外的革新難題。
定制+合作,隨需應變
中藍生產的產品主要供貨于國內大型電子設備廠商,由于消費電子行業變化快,更新迭代周期短,因此下游廠家對上游供貨商的質量、穩定性、供應能力、迭代速度、響應速度都有越來越多的要求。
現有系統之間孤立,數據不能互通,管理者不能及時的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實際業務也不能有效的貫通。
財務體系有待重建
公司收購了連云港公司和日本公司,多組織核算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急迫,同時涉及海外業務,不同的會計準則,核算規則也給中藍的規范、規?;洜I帶來了挑戰。組織、人員崗位隨著公司的發展也變得更復雜,如何有效管理成為中藍的另一個困擾。當前單體化系統,無法支撐多事業部、多工廠以及未來可能需要的集團化財務管理需求。
供應鏈效率低
頻繁換線,導致采購全部都是緊急采購,最后無法對最關鍵的采購需求進行響應,導致采購效能低下、采購成本高。庫存數據與實際出入庫業務不同步,同時缺乏有效期、批次等關鍵的管理措施支撐,業務管理效率偏低。
生產體系有待加強
當前生產完全按照傳統模式進行,生產效率偏低、成本偏高。實際生產BOM與系統不完全相符,生產用料與成本無法有效掌控。計劃進度管控和實際生產執行并不完全一致,可能造成計劃偏差無法有效管控。研發-生產過程沒有緊密聯系,導致研發、技術、生產部門溝通成本高,一物多碼,超量采購,增加成本。
行政人事體系需要規范
人員考勤、假期、變動等人力數據與業務數據隔離,導致協同及工作效率低、風險高。人員考核缺少信息化的支撐,量化的考核難以實時和準確,同時考核的優化難以得到數據的支撐。
解決方案-一體化平臺支撐,消除數據孤島
搭建統一平臺
打造一個統一的,覆蓋研、產、銷、存、購、財、人等業務單元經營活動的一體化運營平臺,實現設計、生產、采購、物流、人力資源、財務核算等業務全環節的數據貫通和統一管理。實現了中藍不同業務部門協同作業。
高效財務核算能力
以財務業務一體化為基礎,建立跨國、多組織財務核算能力。將成本管控貫穿中藍生產經營體系,建造打通研發、生產、采購等環節的整體成本管控模式。實現成本的全過程控制及核算,滿足項目模式下作業成本管理的管控目標。支撐資金管理、預算管理等管理會計智能的落地。
動態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建立統一的采購管控體系,物流管理體系,對供應商、采購執行過程、采購價格等采購內容規范、體系化管控,打通庫存與出入庫業務的共享能力,規范批次、批號管理,實現物資有效期進行動態控制。
研產一體化
實現訂單預測及提貨情況、研發、生產進度、采購進度、庫存情況、設備產能情況等全生產鏈條上每個環節的可視化,促進各部門間協同,在提高準時發貨率和庫存周轉率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實現了產品上市時間縮短半年的目標。
支撐HR體系建設
自動化薪酬、考勤、績效核算、自動異常數據上報、為繁瑣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更高效的運作方式。全員參與的人力資源信息化平臺,幫助企業人力資源從事務性工作向HR管控和決策分析性工作變革。
一體化高效溝通、數據準確
以前數據孤島嚴重,現在通過星空統一平臺底座,將各個業務部門串聯起來,系統的使用不再有中斷,連貫的處理業務需求,同時滿足經營數據沉淀的要求,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指導。
精確財務核算
之前成本需要財務人工計算,數據采自各業務部門匯報,數據質量不高,現在數據都在系統里,自動提取計算,減少工作量并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準確率100%。
完整的供應鏈
之前采購到貨后質量部進行檢驗,經常有超額入庫情況,質量部無法確認到貨數量是否超訂單?,F在所有到貨、檢驗、入庫都在星空里,由系統嚴格控制來料、入庫數量。數據準確率100%。
研產一體化
通過PLM模塊,把研發、技術、PMC、生產串聯起來,物料以及BOM從研發直接到生產部門,減少溝通時間,同時BOM的變更也能及時同步到生產訂單,減少工作量。
專業的HR軟件
組織、人員崗位隨著公司的發展變得很快,導致HR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員工、部門數據對不上,費用歸類不準確?,F在自動化薪酬、考勤、績效核算、自動異常數據上報、為繁瑣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更高效的運作方式。
文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全公司參與,鏈接研發、生產、供應鏈、員工,打造產業一體化平臺;
戰略與模式轉型
今后,中藍將進一步推進數字化深度應用并作為公司戰略支撐的重要手段;
產品與服務轉型
研產一體化的平臺落地,連通整個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的全過程,提質增效,標準化管理過程,更加提升了服務質量;
運營轉型
從原單體組織發展為集團并通過數字化的手段有效支撐收購的公司和海外業務,從集團層面統一數據和業務規則。主營業務滿足了馬達和鏡頭分開管理,各公司間的研發、生產、財務核算高度協同,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